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部门简介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交流园地  下载中心 
通知公告
 网站首页 
 部门简介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交流园地 
 下载中心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天津市审计局印发“十三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2017-03-30 14:24   天津市审计局

根据中央《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审计署《“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结合我市审计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促改革、促发展、促法治、促反腐为目标,以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为动力,以推进审计科学化、法治化、信息化和打造“审计铁军”为保障,依法独立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实现中央对天津定位、不断开创美丽天津建设新局面做出更大贡献。

二、总体目标

(一)审计改革创新实现新跨越。

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审计制度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和审计署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及时研究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和方案,积极稳妥落实各项改革任务。通过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实行审计全覆盖、保障履行法定审计职责、完善审计结果运用、加强队伍思想和作风建设、强化对审计机关的监督制约等各项工作机制,完成区级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积极探索审计职业化建设。“十三五”期间,圆满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审计职业特点相符合的审计工作新格局,审计独立性、权威性显著增强,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

(二)服务发展大局取得新成效。

主动适应新常态,自觉践行新理念,坚持依法审计、问题导向、客观求实、鼓励创新和推动改革的原则,认真落实审计署关于“三个区分”和“十五个凡是”的要求,妥善处理依法审计与鼓励创新之间的关系,积极融入我市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大局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体系。通过担当尽责,着力揭示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严肃财经法纪,促进廉政建设;着力反映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维护经济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着力总结经济运行中的有益做法和经验,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对策建议,促进深化改革。“十三五”期间,审计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重大风险隐患和体制机制问题,做到必报告、必移送;审计结果运用机制进一步完善;审计决定执行率、审计建议采纳率、上报审计信息采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审计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综合贡献率显著提升。

(三)审计全覆盖开启新局面。

着眼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健全以全面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为龙头的审计全覆盖工作机制,以构建大数据审计方式扩大覆盖面,以实行审计对象分类管理明确审计重点和步骤,以统筹整合全市审计资源形成大审计格局,以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和技术方法提高审计效率,确保审计全覆盖有深度有成效。“十三五”期间,将具备条件的审计对象全部纳入审计“一张网”,开展联网实时审计;利用联网数据资源,以非现场方式为主,每年对部门预算单位、区级财政决算、国有企业、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审计一轮;对重大政策、重要资金、重点项目和重大突发事件组织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对重点单位、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至少审计一次;对问题多发频发、群众反映较大的审计对象,随时安排审计。

(四)审计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着力构建具有天津特色的审计法规制度体系,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加强对全市审计工作的统一管理,加大审计资源统筹整合力度,建立健全审计业务质量控制机制,优化审计业务工作流程,强化执法检查和业绩考核,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完善审计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努力实现由事后评优向全程创优的转变,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十三五”期间,审计管理得到明显加强,计划安排、资源配置、项目统筹更加科学,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执行率保持高水平;审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质量控制、现场作业、操作流程更加规范,一批精品审计项目和优秀审计项目脱颖而出;审计行为得到严格规范,依法审计、文明审计程度显著提升,在依法行政等考核中取得好成绩。

(五)审计队伍展现新面貌。

全面加强审计队伍的思想、组织、作风、廉政、能力和机制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纪律严的“审计铁军”。“十三五”期间,审计机关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责任,党的建设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审计廉政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有效;切实加强审计队伍职业化建设,形成一套健全高效的审计人才培养选拔、激励、评价和使用机制,审计专家、专业人才、青年骨干所占比重逐步提高,人才总量和结构与审计事业发展总体要求基本适应,审计队伍整体能力素质得到大幅提升;大力弘扬天津审计精神,审计文化氛围日益浓厚,争创全国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取得实质性突破。

(六)打造智慧型审计取得新进展。

深刻认识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特征,按照“制度+科技”的思路,加强审计“一张网”建设,深化联网实时审计,构建智能化指挥、分析、作业平台,推广“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方式,在抓联网、抓应用、抓安全上持续用力,实现立项审计、无项目审计、实时监控的深度融合,为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十三五”期间,基本构建起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型审计模式,联网数据的集中度得到有效提升,审计“一张网”功能得到优化拓展;建成审计监督指挥中心,强化审计项目调度、审计过程监控、被审计单位评价等功能,审计在线指挥协调的可视化和可操作程度得到有效提升;全员运用大数据成为审计工作的新特征,自觉利用大数据成为审计人员的必备技能,运用联网数据实施审计的项目所占的比重和非现场审计在项目实施中所占的比重逐步提高,大数据在提升审计价值方面的潜力和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三、主要任务

(一)政策跟踪审计。

1.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以促进政策落实到位、不断完善、发挥实效为目标,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着力推动政策落实、项目落地、资金保障、简政放权和风险防范。按照中央对天津的定位,聚焦我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根据不同时期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有针对性地确定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重点内容,监督检查各区、各部门的工作部署、执行进度和实际效果,及时发现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揭露和查处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履职不到位、失职渎职、损失浪费等违法违纪问题,推动追责问责,促进政令畅通。鼓励改革创新,促进总结完善有益做法和创新举措,及时清理不衔接、不配套的制度措施,建立健全与新政策新要求相适应的新办法、新规则。坚持把政策跟踪审计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创新跟踪审计方式方法,加强与其他审计工作的有机结合,将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列入审计项目必审清单,探索形成具有天津特色的政策跟踪审计模式。

2.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以促进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强化京津双城联动、服务河北发展、实现天津“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为目标,联合北京市、河北省审计机关创新工作机制,统筹审计资源,突出重点开展跟踪审计,更好地服务和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落地实施。坚持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转移等领域为切入点,重点审计轨道交通、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交通一体化工程的建设、运营和效益情况,持续关注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区域生态廊道、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机制、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以及环境污染联防共治情况,推动本市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加快完成与北京市、河北省相关产业的转移对接,促进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探索建立京津冀审计协同工作机制,健全三地审计机关定期交流和会商制度,组织不同层级审计人员开展业务交流、项目攻关和理论研讨,强化三地审计资源、审计项目整合力度,推动实现数据信息和成果共享,不断提升政策跟踪审计的层次和水平。

(二)财政审计。

1.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审计。围绕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完善政府全口径预算体系和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加强对财政性资金征收、分配、拨付、使用环节的监督检查,突出预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每年安排本级政府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的审计。重点关注财税体制运行、财税政策执行、政府预算体系建设、重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部门资金统筹使用、预算绩效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等情况,强化对“四本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注重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揭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建立健全现代财税制度,增强财政政策有效性,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切实增强财政审计的宏观性、整体性和建设性。

2.地方税收征管审计。着眼于健全地方税收征管体系、推进税收征管改革、完善税收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强对税收征缴、管理、稽查等环节的监督,积极探索地方税收征管情况联网实时审计,每年对地方税收征管情况审计一次。重点检查税收制度运行、税制改革、征管体制改革、税收征管部门履行职责等情况,以及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大众创业、环境保护、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及效果,促进完善税收功能、优化纳税服务、推进依法治税、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益。

3.部门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审计。以推动落实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任务为切入点,运用大数据审计方式,每年对已联网的市级预算单位审计一轮。重点审计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决算等环节,监督检查财政财务收支、银行账户开设和使用、执行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国有资产管理使用、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特别关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的情况,加大对二、三级预算单位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延伸审计力度,着力揭示预算执行中的典型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促进预算单位履职尽责、规范预算管理、严格预算约束,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4.区级财政决算审计。以政府预算执行及决算的真实性、完整性为基础,推行区级财政决算与区主要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同步实施,运用大数据审计方式,每年对区级财政决算情况审计一轮,加大对预算单位、乡镇、财政支持项目等的延伸审计力度。重点关注各区政府执行财税政策、财政支出绩效、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以及政府性债务管理等情况,客观评价区级财政运行整体情况,促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绩效,有效防范政府财政风险。

(三)公共投资审计。

以规范公共投资管理、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宏观投资政策落实为目标,进一步加强重大投资项目审计。逐步将重大投资项目纳入联网实时审计范围,加强对有关主管部门履行项目建设管理监督职责情况的审计,对轨道交通建设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每年至少审计一次。根据市区两级年度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聚焦重点公共投资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援疆建设项目,突出立项决策、项目审批、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资金管理使用和工程质量等关键环节,关注投资项目规划布局、投向结构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等情况,促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供给结构,提高项目质量和投资绩效。

(四)金融审计。

以防风险、增效益、促改革为目标,深入开展地方金融机构审计,对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银行、信托、保险、证券机构五年内至少审计一次。有重点地加强对各类担保公司、贷款公司、农村和城市金融合作组织、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审计,高度关注金融创新和新型金融业态,积极探索对国有企业集团所属财务公司的审计。监督检查地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经营管理、法人治理及内部控制等情况,关注信贷领域、资本市场、债权市场、保险市场的运行情况,以及国家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和我市金融创新举措的落实情况,加大对金融服务、金融创新中重大潜在风险的揭示和反映力度,密切追踪金融创新业务发展的新态势、新动向,促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支持经济转型能力,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五)民生审计。

1.社会保障审计。着眼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运用大数据审计方式,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重点,加强对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和投资运营情况的审计,深化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加大对住房公积金等住房保障资金、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以及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资金的审计力度,重点关注惠民政策措施落实、有关单位履行管理监督职责、资金筹集管理使用等情况,沿着政策落实和资金流转的重点环节,加大延伸审计力度,揭示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促进惠民政策落地生根,保障基金安全规范运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涉农审计。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十三五”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各项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农民持续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赢扶贫攻坚战等任务目标,密切关注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的有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加强对涉农专项资金及项目的审计,跟踪审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困难村帮扶等重点项目,加大对有关单位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精准扶贫脱贫责任、资金和项目管理责任的监督力度,揭示和查处损害农民利益、阻碍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规范乡镇(街)、村财政财务管理,推动涉农资金整合与统筹使用,切实将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3.公共事业审计。紧紧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对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领域财政专项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建立健全重大突发事项审计应急机制,监督检查落实政策、资金分配、项目实施、履行管理监督职责等情况,及时反映相关领域改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规范管理、健全制度、提高绩效,推动科教文卫等相关领域改革,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六)资源环境审计。

1.资源审计。以促进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为目标,加强对土地、矿产、水资源、森林、草场、海洋等自然资源的审计,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逐步实现对国有资源的审计全覆盖。监督检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情况以及主管部门履行管理监督职责情况等,特别关注耕地保护等约束性指标落实情况和资源高效利用机制建立情况,促进资源节约集约有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综合效益。

2.环境审计。以促进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地区污染防治情况的审计,持续关注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情况,逐步实现对重大污染防治和生态系统保护项目的审计全覆盖。监督检查节能减排和污染物防治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环保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主管部门履行管理监督职责情况,以及环境基础设施、重点环境治理和自然生态保护等项目建设情况,促进落实环境保护制度,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推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七)企业审计。

着眼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企业提质增效、保值增值、做强做优做大,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审计。按照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类别、规模和地位,明确审计重点,确定审计频次,依法对国有资产实行审计全覆盖。围绕市属国有企业“四个一批”改革和做好“放、去、创、管”这“四篇文章”,监督检查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国有资产真实完整、国有资本运营管理和保值增值、重大投资决策和绩效以及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等情况,推动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国有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内部审计监督和风险防控等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强对国资监管机构履行监管职责情况的审计,推动国资监管机构转变监管职能,创新监管方式,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确保国有资本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八)涉外审计。

以服务增创开放经济新优势、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保障国家利益为目标,加强对利用外资、境外投资和驻外机构的审计监督。根据审计署授权,组织实施好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重点关注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积极探索涉及环境、民生和可持续发展等国外贷援款项目的绩效审计,促进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综合质量。摸清我市境外投资底数,重点关注境外投资的经营管理等业务决策流程和绩效情况、产权管理和保值增值情况等,探索境外投资审计新思路新方法,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审计全覆盖,促进境外投资项目依法运营、安全可控和优质高效。根据需要组织开展驻外机构审计,密切关注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以及国有资产购建、管理、使用和处置等情况,促进规范财政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九)联网实时审计。

1.打造智慧型审计。围绕开展大数据审计,及时跟进审计项目,推广应用新兴技术,集中开展大数据审计技术攻关,着力解决技术难题。强化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分层次、有重点地组织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化技术、审计实战等技能培训,加快普及大数据审计应用技能,不断增强审计人员运用大数据判断评价宏观经济、感知经济风险、查核突出问题的能力,加快建设大数据审计专业人才队伍。

2.实现联网单位“应联尽联”。加大数据集中和整合力度,健全数据联网采集与管理使用的制度规范和工作机制。着眼于联网范围内各类信息数据的全归集,持续扩大联网覆盖面,丰富完善审计信息数据资源,逐步将联网范围向二、三级单位延伸,推动各区扩大联网范围,不断织密审计“一张网”。实行全市联网数据集中统一管理,大力推进各类数据的整合和标准化工作,打破数据壁垒,逐步实现各级审计机关之间、审计机关与审计现场之间的信息共享。

3.实现联网数据“数尽其用”。加大联网数据综合利用力度,拓展大数据技术运用,大幅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发现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继续深化联网实时审计,总结推广管用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推进立项审计、无项目审计、实时监控三种审计方式的深度融合。推广“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方式,探索多维度、智能化数据分析方法,强化对各领域、各层级、各系统间数据的关联分析,建立常态化的审计模型研发、验证、更新工作机制,凡具备条件的审计项目都要充分运用大数据审计方式,做实数据分析,提升数据价值,为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十)经济责任审计。

1.全面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将各级党委、政府、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以及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全部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实现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全覆盖。实行审计对象分类管理,加大对重点地区和经济活动复杂、资源(资产、资金)量大的重点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的审计力度,加强对掌握重要经济决策权、执行权、管理权等关键岗位主要领导干部的审计,促进领导干部理好财、用好权、尽好责。

2.突出经济责任审计重点。立足权力运行与责任落实,分类别研究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内容,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结合权责清单,紧扣“位”、“权”、“事”、“财”、“人”等权力运行五要素,审查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轨迹情况。重点监督检查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情况,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情况,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制定、执行情况及效果,重大决策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效果,本人遵守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情况等,着力揭示重大违法违纪、重大失职渎职、重大决策失误等突出问题,促进领导干部更好地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依法作为、主动作为、有效作为。

3.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履行组织协调、政策指导和督促检查等工作职责。加强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计划协调、情况通报、问题整改、责任追究、结果公告等制度,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形成审前共商、审中协作、审后运用的整体合力,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强化领导干部管理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逐步加大任中审计的比重,推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统筹安排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审计、投资审计、企业审计等各项审计工作,逐步形成具有天津特色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模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和改进审计管理。

1.改进计划管理。摸清审计对象底数,建立审计对象数据库和审计项目备选库,探索编制中长期审计项目计划,分类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频次,确保“十三五”期间实现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的审计全覆盖。统一管理全市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修订完善计划管理办法,增强审计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针对性,加强对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计划执行率保持在高水平。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全市统一审计项目,采取“上审下”、“交叉审”等方式组织实施,确保审计效果。

2.加强项目统筹。着眼于实现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的审计全覆盖,切实加强审计项目统筹,所有审计项目都要把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列为必审内容,都要关注主管部门履行管理监督职责情况,都要充分运用大数据审计方式,都要查深查透查实重大违纪违法违规问题,都要促进完善体制机制制度。在每年以非现场方式为主对部门预算单位、区级财政决算、国有企业、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审计一轮的同时,统筹安排好经济责任审计、财政审计、投资审计、民生审计、金融审计、资源环境审计、企业审计、联网实时审计以及其他专项审计,实现各种类型、各种方式审计项目的统筹融合和有效衔接,推进审计一体化建设。

3.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审计项目需求,推进跨层级、跨专业、跨区域审计资源的优化配置,打破地域、处室和专业界限,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积极运用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和手段,着力打造复合型审计团队,实现对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精准审计。分专业编制审计指南和工作指引,建立信息资源和成果共享机制,实现多专业有机融合,多层级优势互补,多部门高效协同。

4.强化绩效管理。研究制定审计项目执行进度管理办法,动态掌握和管理审计计划执行情况。积极开展审计绩效评价,强化过程监督,严格控制审计时间节点,促进优化审计组织方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加强审计成果综合开发利用,着眼服务改革发展大局,推动审计成果转化,不断提升审计价值,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推进审计法治化建设。

1.健全审计法规制度体系。根据审计法及实施条例的修订情况,积极推动《天津市审计监督条例》等地方审计法规修订工作,完善审计业务会议、现场管理、责任追究、质量检查等相关制度,优化审计项目操作流程,形成较为完备的天津审计法规制度体系,确保审计工作于法有据、有章可循。

2.加强审计质量控制。优化审核复核审理流程,分环节、分层级落实审计质量控制责任,实行审计质量终身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对重大审计项目和有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审计项目,实行审理前置、跟踪审理。适应审计改革创新需要,再造审计业务流程,为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提供保障。全面推行“审改分离”制度,健全审计整改联动机制,运用审计整改检查系统规范审计整改工作,打通审计执法“最后一公里”。针对大数据审计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疑点核查、审计取证和征求意见方式,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及被审计单位的衔接配合,推动排查疑点和整改落实,确保大数据审计取得实效。围绕全市性大型审计项目的组织实施,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大型审计项目组织管理办法,规范大型审计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成果运用。

3.强化审计执法监督。运用移动办公平台,实行全过程监督和法律支持服务,推行审计流程所有环节网上运行、全程记录,用科技手段制约审计权力运行。定期组织开展审计业务质量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结果通报制度。严格落实干预审计工作行为登记报告等制度,不参加可能影响依法独立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议事协调机构或工作。优化改进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工作,实现由事后评优向全程创优的转变,推进规范执法和争创精品,充分发挥优秀审计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

4.完善审计结果运用机制。完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重要审计项目审计结果向市委、市政府请示报告的制度,建立市领导批示落实情况跟踪检查机制,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建立健全审计与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公安、检察以及其他有关主管单位的工作协调机制,推动把审计监督与党管干部、纪律检查、追责问责结合起来。坚持阳光法则,加大公开透明力度,依法依规全面公告审计结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和政策研究,提高审计成果利用层次和水平。

(三)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

1.完善“一张网”功能。以提升审计能力和审计效率为目标,加强审计“一张网”顶层设计,结合金审三期工程建设,及时研究提出功能优化拓展方案,构建智能化指挥、分析、作业平台,强化审计指挥、数据整合、挖掘分析和自动监控功能,拓展审计管理、整改落实、移动办公、信息资源、法律支持、电子档案等功能,增强可视化和智能化程度,逐步实现审计计划编制、资源配置、组织管理、质量控制、整改落实、成果开发利用等审计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切实增强审计“一张网”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深化联网实时审计工作提供保障。

2.夯实硬件基础。按照审计署的统一部署,抓紧建设金审三期工程,完成数字化审计指挥平台、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审计综合作业平台、模拟仿真实验室和综合服务支撑系统等建设任务,实现与审计“一张网”建设无缝对接,为开展大数据审计提供硬件支撑。主动适应联网范围内各类信息数据的全归集和联网范围向基层单位延伸的需要,及时为网络连通、数据传输、储存备份等“铺路搭桥”,为实现“应联尽联”提供服务保障。加强内网和专网的建设与管理,确保畅通、稳定、安全。

3.加强数据管理。健全完善电子数据使用管理等办法,建立自动化数据接收、整理和入库机制,按照敏感程度对数据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拓宽数据应用渠道,提供快捷便利的数据查询功能。优化审计“一张网”疑点推送等流程,打通市区两级审计机关关键节点,实现上下联动,信息共享。

4.强化安全管理。加强网络设备和联网数据的安全保密教育,提升安全保密意识,以重点岗位、重点环节为风险控制点,筑牢数据安全“防火墙”。严格执行联网数据安全保密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数据传输、存储、授权、使用、灾备、应急等行为,加大技术防范力度,确保联网数据安全。加强监督检查,定期组织开展网络设备、数据管理使用等安全保密专项检查,及时排查风险隐患,确保万无一失。

(四)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1.配强管好领导班子。着力加强市区两级审计机关领导班子政治建设,切实强化领导干部“四个意识”,确保始终对党忠诚,始终对组织坦诚,始终正确对待权力,始终牢记政治责任,不断提高驾驭能力和领导能力。以“一把手”建设为重点,选优配强审计机关各级领导班子,强化管理、监督和考核,健全后备干部动态管理机制,不断优化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经历、年龄、知识、专业等结构。

2.突出强化思想作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弘扬“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深入落实“实、高、新、严、细”的工作作风,组织开展全国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锻造优良的政治品质,打造过硬的纪律作风,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使审计队伍的政治素质和纪律作风再上一个新台阶。

3.着力提升审计能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轮岗交流、考核评价等选人用人机制,不断优化审计队伍的年龄、专业等结构,推动实现人事相宜、人岗匹配、人尽其才。积极探索审计职业化建设,稳妥地推进审计机关公务员队伍分类改革。加强对审计人员职业发展规划引导,建设审计人才库,促进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健全审计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完善审计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审计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平台建设,推进审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和应用。强化以审代培、以审代训工作,有计划地选派审计干部参加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以及审计署组织的各类培训,鼓励审计干部参加各类学历教育和专业技术职称考评,不断提高审计队伍专业水平和实战能力。高度重视对青年干部的培养选拔,完善审计业务指导师制度,定期举办青年审计论坛,采取多岗位轮岗、挂职锻炼、重点项目历练等形式,压担子、交任务,激励青年干部尽快成才。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继续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

(五)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1.加强审计机关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建党、制度治党,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党绝对忠诚,为审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障。强化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担当和角色意识,始终把管党治党作为第一位的工作和最大的政绩抓实抓好,层层传导压实主体责任。坚持把党建工作与审计业务工作融为一体,深入开展党内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加强党员教育、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切实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加强审计一线党建工作,更好地发挥审计组临时党组织的监督、保障和服务功能。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研究制定加强审计队伍思想和作风建设的意见,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2.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审计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针对审计执法的重点环节和风险点,丰富和改进廉政教育形式,健全审计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入学习贯彻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其他党规党纪,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加强审计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等规定,落实审前承诺、审中检查、审后总结制度,加大廉政回访等监督检查力度,对重大审计项目实行廉政跟踪检查,对违反廉政纪律的行为实行“一案双查”,严格执纪问责。

(六)强化对各区审计工作的领导。

1.加强对区级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的管理。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研究制定具体办法措施,在区级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到位之前,各区任免区级审计机关正职,须事先征得市审计局党组同意,任免区级审计机关副职,须事先征求市审计局党组的意见。区级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原则上应具备经济、法律、管理等工作背景。

2.加大全市审计工作统筹力度。建立健全审计业务管理制度,市审计局统一管理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区级审计机关围绕本地区中心工作自主安排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要报市审计局审批。加大审计资源整合力度,统筹组织全市审计机关力量,开展好涉及全局的重大审计项目,增强审计监督的整体合力。大力推进审计规范化建设,完善审计业务质量控制机制,规范提高审计质量和防范审计风险的重点环节与操作规程,推行“审改分离”制度,严格规范审计行为。加强分类指导,及时总结推广各区审计局先进经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口组织开展工作研讨与业务交流,共享审计信息与经验。

3.强化对区级审计机关的监督考核。健全区级审计机关监督考核工作机制,加强审计业务质量监督检查,加大对各区审计工作情况考核力度,定期通报检查考核结果。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各区审计局的重大事项和审计结果必须向市审计局报告,同时抄报所在区党委和政府。健全对区级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监督的制度,市审计局每两年对各区审计局审计一遍,根据各区党委委托,在区级审计机关主要领导干部离任时组织开展一次经济责任审计。

(七)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指导和监督。

着眼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强化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总结推广内部审计工作经验,研究制定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意见,着力构建以风险为导向、控制为主线、增值为目标的内部审计新模式。加大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推动内部审计机构积极探索内部审计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促进建立健全风险控制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强化部门管理、提高效益、防范风险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内部审计工作健康发展。

(八)加强和改进审计理论研究。

突出审计理论研究重点,拓展审计理论研究领域,夯实审计理论研究群众基础,加大对新常态下审计工作创新发展的研究力度,加强对国家治理、国家战略、公共政策、宏观经济形势及审计监督对象和事项的研究,不断深化对国家审计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推进审计实践总结与理论研究一体化,加大对审计实践的理论总结和提炼力度,及时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审计理论或制度规范,更好地指导审计实践。加强理论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人才培养、课题研究、理论研讨等交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审计学会、内审协会在组织开展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组织好全市优秀论文评选、百佳案例征集等活动,持续提升全市审计理论研究整体水平。

(九)提高行政管理和服务保障水平。

1.加强和改进行政管理。及时组织修订各类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做到管用有效,切实增强刚性约束。着眼于贯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加大督查督办力度,确保政令畅通、执行到位。认真落实特约审计员制度,充分发挥特约审计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重要作用。围绕绩效考核,强化会议、公文、保密、档案、政务公开、网站、文印等方面的管理,全面提高办会、办文、办事的质量和效率。着力加强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定期组织安全应急演练,提升安全应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2.加强服务保障能力建设。以强化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为目标,强化预算管理,统筹配置管理各类资源,做好固定资产、公务用车、公务接待、政府采购、办公经费、运维服务等基础性工作,为审计一线提供服务保障。探索开展审计成本绩效考核,促进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绩效。健全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市审计局每两年对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审计一遍。

五、贯彻实施

各区审计局、市局各部门和直属单位应当根据本规划要求,研究制定具体贯彻落实措施,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规划实施,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对规划实施情况实行跟踪分析和过程评估,确保规划任务落实到位。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审计处